“
共岗计划 Co-Gang Project
“Co-Gang 共岗计划” 是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GAFAM)发起的馆社共构实验项目,基于“参与式机构”理念,围绕“美术馆×社区×艺术组织×学生团体”的协作结构,探索机构内外多元主体如何在实践中建立公共关系。项目以社区为起点、共创为方法,旨在将美术馆从静态展陈空间拓展为动态的社会平台,重新审视“谁参与”、“如何协作”以及“公共性如何被再定义”等核心问题。
在“共岗计划”的实施中,美术馆深入展厅之外的实践场域,联结社群网络,促使美术馆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向共识生成器。该项目借鉴妮娜·西蒙(Nina Simon)提出的“从我到我们”(From Me to We)参与结构,强调通过策展机制引导个体回应走向集体协作,使观众不仅作为观展者,更成为共同创造的参与者与合作者。
通过开放式策展机制、跨学科合作与社会议题的协同生成,“共岗计划”将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职能延伸至街区、日常生活与公共协商之中。该项目致力于推动不同主体在展演与行动之间构建一种可持续的、生长型的公共平台实践,并构成对机构内外艺术行动力潜能的一次实验性探索与叩问。
展开剩余94%展览现场(请左右滑动)
活动背景
展览《艺为星火:一八艺社的时代档案》聚焦“一八艺社”的时代档案、历史文献、创作轨迹与精神遗产。“一八艺社”的成员们敏锐地感受艺术与人生,由艺术自律走向现实关怀。他们撰写宣言,组织展览,出版刊物,参与运动,用艺术回应民族危机与社会变革,创作出一批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启蒙意味的图像与文本。在短短数年内,“一八艺社”形成了明确的组织机制与艺术立场,为中国左翼美术运动留下重要痕迹。
我们相信,对“一八艺社”的再理解,不只是对某段历史的复原,更是对“艺术团体如何生成”“集体如何书写历史”这一当代问题的有力回应。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无不被一八艺社的青年实践所打动,因此我们想全国招募当代青年艺术小组,尝试与“一八艺社”建立当下的联结,重新激活其组织逻辑与创作潜能。
经过对全国范围内的高校艺术小组招募,我们收到了全国各地小组的积极响应。2025年8月3日下午三点,我们特邀其中5个小组来到展览现场,与“一八艺社”隔空开展对谈沙龙。
《艺为星火:一八艺社的时代档案》
展览公教活动|
“星火对话” 对谈沙龙
时间:2025年8月3日(星期日),15:00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二楼展厅
与谈人:肖珊珊(展览策展人)
与谈小组:搭台DAPTOI、咩都有工作室(Omni-here Art Group)、园丁公寓、“艺起跃升”城乡融合美育研究小组、“景观之下”实验艺术小组
策划组织:赵凡
活动执行:冯文麒、揭莉莎、罗宇滢、杨帆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协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胡一川研究所
感兴趣的艺术小组、学生、听众,皆可到场参与沙龙讨论!
“
与谈小组介绍
1、搭台DAPTOI
“搭台唱戏,搭台食饭!”搭台 DAPTOI 是由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研究生陈佳彤发起的社群创作组织,以“共建共创”为圆心,以临时、流动的方式与不同艺术家合作,尝试发展学科交叉融合的动态创作可能,构建链接个体与社会的纽带。近期借助食物这一媒介,挖掘食物语言在关系美学视域下的潜能,关注涉及饮食人类学、食物设计、民俗文化、社会参与式艺术等范畴,开展多元形式的实践探索。
请左右滑动图片
图片由搭台DAPTOI提供
成员介绍
陈佳彤:搭台DAPTOI发起人,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硕士在读,负责整体策划与运营。
禤志颖:搭台DAPTOI小组成员,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硕士在读,负责活动策划与执行。
2、咩都有工作室(Omni-here Art Group)
咩都有工作室(Omni-here Art Group)是2023年12月于广州组建起的驻地工作小组,目前成员有舞蹈编导背景的李润坚以及视觉艺术背景的魏蓝、何毅婷和刘婷欣。
咩都有工作室致力于在驻地期间通过多种形式尝试建立起在地关系。小组成员通过集体生活、共同创作的方式,于视觉艺术及舞蹈编导交叉学科的探索中重审周道,以中国南方娱乐方式的历史变迁作为线索,尝试在陌生地方建立起基于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围绕社区关系网络开展口述史收集、个案研究工作,对“爱好共同体”的生成形式进行持续的观察与反思。
请左右滑动图片
图片由咩都有小组(Omni-here Art Group)提供
成员介绍
婷欣:在小组内主要负责流程架构的工作。田野闲聊中作为信息捕手收获口述线索,把握展览执行节奏,确保小组工作从灵感到观察取证到呈现的流程运转及过程中的灵活协作。
魏蓝:对日常不断进行天马行空的提问并点燃团体行动,在组内负责小组文本书写,以理论梳理在地经验。整理在地观察的口述信息线索,串联策展逻辑,在行动中寻找四人协作的平衡点。
毅婷:主要将小组日常行动转化为插画叙事并负责小组公共活动的视觉设计。从海报到文创,在平面元素编排中搭建起小组的视觉话语体系并以其直觉适时地反哺在地观察的逻辑线索梳理。
润坚:不给自己设限的全能舞者,主导小组内与身体直接产生关联的一切行动。在驻地期间带领大家翻译田野中的身体运动方式蕴含的信息,以舞蹈跨代际连结起地方的姐姐阿姨们。
3、园丁公寓
园丁公寓是以地点为中心的一个流动型艺术团体,地址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直街道园丁公寓3幢1单元102室,占地78m。2023年9月,三个国美雕塑系学生租下了园丁公寓作为独立创作的空间。2024年6月,铜场和园丁公寓合作。园丁公寓开放,十余位租客一起续租园丁公寓,在“铜场Tproject”的支持赞助下自由提名、自发组织了进行了播客录制、艺术小组对谈和艺术展览等活动。2025年6月,“随时请假”艺术小组在园丁公寓展开了一场关干公寓运行模式的选举。最终,新保守派以微弱的优势战胜自由派,设立园丁管家以维护公寓日常,并定期排期举办艺术活动和召开家族聚会。园丁公寓以开放、流动的状态构建以自治为核心的替代性空间,支持公寓及周边各种自发的艺术生产,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公寓式”的成员交流模式,以“家庭感”为核心理念,并通过对外合作、展览等形式将这种集体式的家庭生态发散出去。
园丁公寓自2023年至今,按照季度招租,共经历了七代成员,共28人,其中包括在读或已经毕业的国美学生、艺术小组团体、艺术从业者或爱好者等等。
请左右滑动图片
图片由园丁公寓提供
成员介绍
周洁坤: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园丁公寓第一代成员之一、现任园丁管家,负责协助公寓内大小事务管理、活动排班、人员管理以及公共社媒的编辑运营等。
曹珮瑜: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园丁公寓第一代成员之一、现任租客,和其他成员一样自主提案活动项目,同时作为现园丁公寓内仅有的外校成员,参与除杭州外的对外宣传。
4、“艺起跃升”城乡融合美育研究小组
“艺起跃升”城乡融合美育研究小组是由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发起,联合西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组建的跨学科创新团队,聚焦城乡融合美育发展,致力于通过艺术实践激活社区文化、促进教育公平。
请左右滑动图片
图片由“艺起跃升”城乡融合美育研究小组提供
成员介绍
刘永华:“艺起跃升”城乡融合美育研究小组组长,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2024级美术教育与社会美育方向硕士研究生。
5、“景观之下”实验艺术小组
“景观之下”实验艺术小组是由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河北传媒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在校学生自发性组织的艺术共创小组。小组尝试进行素材征集的实验影像制作,“大众文化研究实验室”主题读书讨论等,想通过如上行动进行社会介入,让更多朋友参与创作与讨论。根据景观这一中性词,进行延伸思考与艺术加工。
如今的网络生活中,借助各种影像,图文,被营造出一个具有引导性的表象世界。但景观依然是景观,我们试图穿越其表象,抵达其核心所指,我们用来自个体拼接而成的、来源于某些“清醒时刻”的画面制造另一种景观,以抵抗异化。
请左右滑动图片
成员介绍
黄雅轩:景观之下实验艺术小组成员之一。主要负责小组的组织策划和视觉编辑工作。简单说,就是和大家一起设计行动、搭建平台,并探索如何用视觉语言去解构和重塑我们所面对的景观。我们希望通过集体的影像征集、讨论和创作,穿透表象,抵达核心,用来自个体的“清醒时刻”拼贴出抵抗异化的另一种可能。小组成立于2024年11月,期待和大家交流!
在展览前期,我们发起了“学生艺术小组现状调研计划”,面向全国高校发出三个提问。以下节选两个小组的回应:
一八艺社
现在还有哪些学生艺术小组?
以国美来说,学生艺术小组其实一直有不少,之前铜场在2022年就做过一场“杭三鲜”征集,专门招募不同的艺术小组做展览,当时响应征集的就有梅组、洞洞洞、洞厅、我不想妨碍你工作报,雄风艺术集团等15个艺术小组,现在它们里的有些解散重组了,有一些仍然在活跃,还不断有新的艺术小组产生,例如随时请假、Dddd凳组等等。
园丁公寓
当前学生艺术小组呈现出多元化、跨学科和社会介入的特点,整体的趋势是小组的形态从封闭排练走向开放协作,功能从才艺展示拓展至社会服务,
艺起跃升
一八艺社
艺术小组的“宣言”是否仍然重要?
我们一致认为是的,或许对于某些艺术小组例如我们来说宣言不一定很明确地会在一开始白纸黑字表述出来,但这是一种各类人聚集在一起时最初心领神会的一个感觉,在确定组建小组时被进一步确定,并在接下来的共同工作中起到一个互相提醒作用的东西,在面对一些具体的棘手的事的时候,宣言会起到一个醍醐灌顶般的方向性建议,所有的工作都是顺着这个方向推进下去的。
园丁公寓
我认为艺术小组“宣言”仍然重要,具体体现在其作为工具性转向的当代价值:宣言的传统意义(如“新刻度小组”1995年解散前的“取消个性”宣言)曾为艺术运动提供精神纲领,但当下其形式与功能已重构:从激进纲领到实践指南“新刻度小组”以《解析》系列作品实践“取消艺术家个性”的宣言,通过数学规则消解个人笔触,最终以销毁手稿完成自我取消。这类宣言曾是前卫性的标志。
艺起跃升
但当代小组更侧重行动宣言。例如“艺启新承”市集中,学生通过“手作导师”角色传递“非遗活化”理念,宣言隐含于互动过程而非文本。宣言的重要性从“思想旗帜”转向“协作契约”,其价值在于凝聚集体行动的共识,而非制造对抗性话语。
艺起跃升
一八艺社
当代艺术小组正在以何种方式实践“集体”的意义?
每个小组的方式都不太一样,这个得视具体情况而言,对于园丁公寓来说,其实是希望更多人,不管是学生、独立艺术家、艺术爱好者、还是艺术小组,最重要的是大家先聚在一起,看看这个艺术生态可以如何发酵,又可以如何解决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的。
园丁公寓
当代实践将“集体”从物理协作体中释放,转向方法论共识体——成员因共享规则或社会目标结成临时网络,个体价值在协同中强化而非消失。学生艺术小组的演变映射了青年对集体的重新想象:从追求宣言的颠覆性,转向规则共建与行动伦理;从封闭创作,走向社会场域的技术与文化缝合。其核心价值不在于“小组”形式的存续,而在于持续提出关键问题:个体如何在协作中既抵抗同质化,又不陷入原子化的孤立?这或是对当代艺术教育最具启示性的叩问。
艺起跃升
发布于:北京市天载配资-配资行业查询-配资平台实盘-配资好评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