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发汗后,腹胀满,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伤寒论》.第66条)。
作者:蒋远东
本条文是针对本篇第364条讲的,第364条讲:下利清谷,不可发汗,汗出必胀满。本条文的这个发汗后是在下利清谷的基础上发的汗,因为这个下利清谷是太阴伤寒表不解、此寒伤及到了脾胃,是脾不运化而导致的下利,是脾寒而导致的胃寒、以至于胃不研磨而导致的下利清谷。因为,脾主四肢,胃主肌肉,脾胃受寒,四肢与肌肉都会出现疼痛,此疼痛即是本篇第91条和第372条讲的身疼痛,是太阴伤寒的表证未解。
本篇第91条讲: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本篇第372条讲: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太阴伤寒下后所伤的津液和发汗所伤的津液同为阴、为血,以《内经》讲:汗血同源故。津液所伤者,阴伤也,血伤也;《太阳病上篇》讲,荣弱而卫强,荣者,血也;此荣弱者,脾胃之津液不足也。脾胃之津液不足者,是邪气入里、侵犯了在里的脾胃之气,或者说侵犯了脾胃中的津液,所以荣弱;此卫强者,是邪气强也。
这里所谓的发汗,用的是麻黄汤这一类的药,这一类的药能散表寒,同样也能使里热外越,太阴伤寒在没有温里的情况下,先发其表,其寒聚在脾、或者说三焦,其腹胀满是因为脾与三焦皆属太阴之地也。《内经》讲:诸湿肿满皆属脾,故知本条文讲的:发汗后,腹胀满,此胀满属脾满。
此非太阳伤寒,太阳伤寒外证未解,理当先解外在解里,此乃太阴伤寒,太阴伤寒当先救里而后在解表,救里宜四逆汤,解表宜桂枝汤。今发汗后,是把太阴伤寒当着太阳伤寒了,误用了麻黄汤;是误攻了太阳伤寒的了,其腹必胀满。此腹胀满属虚寒性的胀满,《要略.腹满寒疝篇》讲: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有寒,当与温药温之,宜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由此可见,太阴伤寒,既不可以下,也不可以攻表;下之则下利不止,攻之则腹胀满也;这是一个程序上的错误。此发汗后的腹胀满是虚寒性的腹胀满,当温之,宜半参生姜草厚朴汤。本汤方是一个温中散寒且能行气的处方,这其中的生姜能散寒邪,半夏能下逆气,生姜与半夏同用,名小半夏汤;《要略.呕吐哕下利篇》讲: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人参能补虚,甘草能和中,厚朴能行气消满也。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简称:半参生姜草厚朴)方:
厚朴(炙,去皮)半斤、生姜(切)半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二两、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天载配资-配资行业查询-配资平台实盘-配资好评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