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斯堡”号战列舰作为敦刻尔克级二号舰,首舰为“敦刻尔克”号。1934年11月25日,它在船台上铺设龙骨,1936年12月12日正式下水,并于1939年4月24日加入法国海军服役。该舰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有效抗衡德国的“德意志级”装甲舰,如著名的“斯佩伯爵”号,故而特别强调高速性能与强大的火力投射能力。同时,它的设计还需遵循《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相关限制。 相较于敦刻尔克号,“斯特拉斯堡”号在装甲防护上有显著增强。主装甲带厚度从225毫米增加到283毫米,且覆盖范围进一步延长;主炮塔正面装甲从330毫米增厚至360毫米,前、后舱壁装甲也分别提升到228毫米和210毫米。这些改进使得其排水量增加了约800吨,航速虽从31.06节略微降至30.90节,但仍远超设计航速29.5节。
“斯特拉斯堡”号战列舰全长215.5米,宽31.1米,吃水深度在8.73-9.89米之间。标准排水量为27,300吨,满载排水量可达36,380吨。动力系统方面,它搭载了6台Indret锅炉与4组帕森斯蒸汽轮机,最大功率可达135585轴马力。设计航速为29.5节,而实际测试航速达到30.90节。续航能力上,以15节航速航行时,续航里程可达7850海里;以28节航速行驶时,续航里程为2450海里。舰载机配置上,该舰能够停放2-3架洛林130C型水上侦察机,用于执行侦察与幕布设等任务。
在装甲防护细节上,主甲板装甲厚度为115-125毫米,炮塔顶部160毫米,指挥塔270毫米,防雷舱30-50毫米。武器配备方面,“斯特拉斯堡”号安装有2座四联装330毫米主炮,全部采用前置布局,射速可达每分钟2发。此外,还装备有3座四联装和2座双联装130毫米副炮。不过,其防空火力相对薄弱,仅有4座双联37毫米炮及13.2毫米机枪。1942年,该舰加装了法制DEM雷达(电磁探测器)。
1940年7月,在英国突袭法国北非舰队的“弩炮行动”中,“斯特拉斯堡”号凭借出色的机动性成功突围,毫发无损地返回土伦港,而敦刻尔克号则遭受重创。鉴于“斯特拉斯堡”号的突出表现,它接替敦刻尔克号成为法国地中海舰队旗舰。
1942年11月,为防止德军夺取舰队,维希法国海军选择在土伦港集体自沉。11月27日,“斯特拉斯堡”号自爆沉没,避免了落入德军之手。值得注意的是,在自沉前,该舰拒绝加入盟军舰队,始终坚守所谓的“中立”立场。
1943年7月,意大利将其打捞出水,但在1944年8月18日,“斯特拉斯堡”号遭遇美军空袭,上层建筑严重损毁后再次沉没。战后,其舰体被美军用作水下爆炸试验,最终于1955年5月27日拆解出售。
“斯特拉斯堡”号的自沉事件,至今仍被视为“法兰西海军悲壮的荣誉捍卫”之举,但因其拒绝与盟军合作,也引发了诸多历史批评。
天载配资-配资行业查询-配资平台实盘-配资好评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